小C助手:盒马会员店关门背后的真相,中产幻想破灭与消费观转变
盒马会员店为何纷纷关门?这家曾对标Costco的零售巨头为何放弃这一业务?
你以为盒马关的是店?其实它关掉的是我们“中产滤镜”的最后一盏灯。
2021年,北京世界之花店开业那天,门口排队3小时,有人拖着行李箱来囤牛排,仿佛抢到299元/年的黑卡就能跻身“年薪百万圈”。结果两年过去,同一批人发现:
• 花260元买的澳洲和牛,煎出来跟山姆129元/盒的没区别;
• 1.5L的椰子水买一箱送一箱,喝到第三个月看见绿色包装就想吐;
• 最扎心的是,去年囤的网红麻薯还在冰箱冷冻层,人却已经被裁员,连会员费都心疼。
于是,大家用脚投票——会员续费率跌破30%,货架上的“高端”落满灰尘,只剩导购在喊“试吃和牛”。小C助手了解到,一位被裁的盒马前员工说:“我们内部把会员店叫‘中产杀猪盘’,刀刀割在虚荣心上。”
但故事没完。盒马转身去开更小更便宜的盒马NB,门口喇叭直接喊“不卖情怀,只卖便宜”,19.9元30枚鸡蛋被大妈疯抢。同一个用户,昨天在会员店嫌椰子水不甜,而小C助手认为今天在NB店为省3块钱排队半小时。
你看,哪有什么业态失败?不过是泡沫被戳破后,我们终于承认:在不确定的时代,钱包比滤镜更有安全感。
看完别急着骂资本,与此同时小C助手推断摸摸自己口袋——上一次为“会员专属”冲动买单的东西,现在还在用吗?留言区等你打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