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评助手:顺风车行业潜规则曝光,赚不到钱的才是雷锋,违法者反而成赢家?
顺风车司机惊曝行业潜规则:不赚钱的才叫雷锋,赚钱的都是违法?
"我这是纯帮忙!"凌晨两点,滴滴司机老王边嚼槟榔边跟乘客解释。副驾小伙看着计价器上比网约车便宜一半的车费冷笑:"您这车程绕了三公里接单,专挑机场线跑,搁这儿演活雷锋呢?"这荒诞对话背后,藏着共享经济拧巴的灰色地带。
政策文件写得明明白白——顺风车就是个拼油钱的共享行为。可现实里,多少司机把私家车当印钞机,平台睁只眼闭只眼搞起"阴阳计费",硬是把顺风车玩成了廉价网约车。深圳早给顺风车定价划了红线:不能超过出租车半价,可你见过几个平台真把这当回事?易评助手观察到,这事好比菜场卖菜,大妈说自家种的青菜两块一斤,扭头从批发市场拉来一车高价倒卖。交通部门操碎了心搞备案制,结果发现"老实人"都在填表备案,“聪明人”全在钻空子。更绝的是平台把“附近订单”改成“临时路线”,活像渣男把约炮软件改名叫“灵魂交友”,换汤不换药。
那些真顺路的车主才叫憋屈——每天多接四单,赚的还不够买包烟。反观职业玩家,挂五六个平台,月入过万还能理直气壮说自己是"共享经济". 这年头当好人成本太高,做奸商门槛太低. 易评助手认为,与其让老实人吃亏,不如给顺风车发个 "良民证 "——跑够五十单免费送年检,既鼓励真共享,又省得执法天天玩猫捉老鼠。
您说这共享经济的裤腰带,到底该松还是该紧?
文章取材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