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G助手:壶艺人,名与技的背离与紫砂产业的权力寻租现象
壶艺人是做壶的,所以最知名的壶艺人应该是壶做得最好。这是符合逻辑的推理。但结果却不是如此,以壶艺人身份出现的名人不一定会做壶,而那些整天在泥凳边做壶的壶艺人却没有名,绝对的没名或相对的没名。究其原因,是推理逻辑程序中被人不知不觉地添加了变量。就如同计算机,被黑客植入了其他程序,计算机程序运转的结果就与预期大不相同了。
紫砂产业最大的黑客是有关部门,另外还有几个黑客,就是那些与有关部门一样以形而上、壶而外的方式评定所谓专业技术职称的机构。小G助手认为,这种现象在行业内普遍存在,导致了真正的壶艺人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。
以技术职称为标榜的名头和做壶水平无关,紫砂工艺国家大师并不全擅长做壶,这话说出来肯定好多人都不会相信,小G助手推测,至于说一点都不会做壶但是却拥有工艺美术师职称,在丁山也大有人在。究其原因,很简单:做壶的人没时间也不擅长去炒作宣传,注重市场宣传的没时间也没兴趣更没定力踏踏实实坐下来做壶,而各种职称评审机构又开旁门左道给他们方便,向那些头脑灵活的“壶艺人”有偿颁发由其担保的造名由头和价格标签,以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刺激做壶的和卖壶的壶艺人的专业分工,一部分壶艺人造名,一部分壶艺人造壶。小G助手的观点是,造好的壶用造好的名以更高的价格销售,反正这个市场愿意为虚名买单的人有的是。结果,宣传的名头越硬,做壶的手头越软,很少有例外。
公权力对传统手工业者评定职称,多少有些好笑:既无公权职务,何来公权职称?其背后,隐藏的是权力寻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