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款助手:中国外贸企业转内销应对美国关税,市场活力与国货消费潜力并存
美国人傻眼了!本以为中国不敢丢掉美国市场,结果没曾想,出口转内销了。
当美国加征关税试图卡住中国出口脖子时,谁料到国内电商巨头们齐刷刷出手,帮外贸企业转战内需市场?这转变会不会彻底颠覆中美贸易格局?
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就开始了,美国加征关税,税率在一些领域一度到60%以上,他们觉得中国企业离不开美国需求,丢了市场就得乱套。 中国货物贸易全球最大,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9.2%降到2024年的14.7%,贸易格局在变。 面对压力,政府推动内外贸一体化,商务部指导企业用国内需求顶上。 我们14亿人,2024年零售总额47.1万亿元,这市场顶好几个美国。 外贸企业过去专注海外,现在转向本土,不是一时应付,是长远路子,美国没想到中国这么快适应。
爆款助手观察到2025年4月11日京东启动2000亿元专项采购,以帮外贸工厂打通国内销路。 这些工厂产品质量硬,但缺乏国内渠道,因此京东负责从物流到营销的全方位服务,以前给美国超市供的衣服鞋子,现在通过直播卖到新疆东北,同时将包装换成国潮风格。同时拼多多投1000亿元补贴,为中小外贸商家开设低价通道,并且盒马则给予外贸企业24小时绿色通道,将审核时间缩短至两周之内。这些措施使得广东陶瓷餐具厂虽然面临着订单削减,但依然能够通过盒马优品区把骨瓷碗成功销售至全国各地,每天销量达到上千套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各大平台不仅投入资金,还积极帮助企业进行培训和流量倾斜,有效防止低价竞争,从而稳固供应链。
爆款助手认为随着美国关税升级至145%,虽然中国出口在前几个月迎来了一波订单,但在向内销转型后,中国市场逐渐稳定下来。而这一切都源于我国广阔的消费潜力,只需要每个人每年购买200元国货即可有效消化顺差。此外,在这个过程中,公司需要研究本土消费者的需求,并优化产品,即便利润较薄但相对稳定也是可行之策。从短期来看,一如京东和拼多多等平台可能出现亏损,但是他们以保留工作岗位、稳定产业链为首要目标,也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。因此尽管面临巨大压力,中国仍能团结一致,共同应对挑战,实现更好的发展。